曹百達
C及各位:
謝謝你的邀請,但我只能令你失望了!我恐怕不能協助籌備這個研討會,因為,在WTO會議期間,我將有工作在身,要籌備另一個會議,與及相關的一些交流,探訪,和傳媒活動,將會很忙。
C提及的「中國入世對全球勞工狀況的衝擊」一事,大家的確要認真想想。我們身處香港的分析和立場,應該是怎樣?
我最近到羅省,順道探訪了當地工會,感覺是,美國工人都想來跟中國算帳,說中國工人都搶了他們的飯碗!除了「極權統治賤賣勞工」之言詞外,也批評「中美貿易逆差」和「人民幣匯率」! 情緒化,種族歧視及剿共等冷戰言詞都被用上了,但卻始終不是對話。
當地一些NGO朋友幫忙解說,認為美國工人要分清「中國政府」和「中國工人」。這也許是可以暫緩美國工人的情緒,尋找工人的跨國合作空間,但我覺得, 這卻默許了美國工人理解「美國職位流失」的問題框架,而結論很自然會是:「向中國政府施壓!」。
且勿論這是不是我們期望的跨國合作,但我卻恐怕,「企業」的位置在這個二元圖畫中就此被淡化了,而美國工人就跟在美國右翼政權後面搖旗吶喊。
晚飯間,我跟美國NGO朋友說,我的猜想是:「美國工人的麵包並不是流了給中國工人,而是給『貨幣化』了,流了去紐約和倫敦股票市場,或者是存了在百慕達或瑞士銀行裡。這說法的前題是,企業膨脹了,職位並不是中美之間的零和。但是,我還未有自信心,能夠很有說服力地解說出來,我不批評他們的中美二元化,那是他們的生計,氣憤是可以理解的,反而,是我們仍欠他們一個更好的,經濟角度的回答!」
是的,美國工運今天很需要一種分析框架,去面對美國工人經驗中的全球化,可以在「向中國政府施壓」和「保護主義」之外,提出其他戰鬥方向,把他們從右翼的後面,帶回全球化的前台。
我心目中的跨國工運合作,是希望以這一點,作為起點去思考。相信大家也會有更多更好的想法的,未能參與,應該是我的損失了!大家努力!
曹百達
2005年6月10日
1 則留言:
哈...快到我blog啦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