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間

《迷你噪音》演出 (23) 凡人 (18) 生活紀事 (54) 老B (38) 推薦 (19) 創作 (12) 轉載 (10)

2013年8月24日 星期六

讀書筆記(九) - 「黃仁逵訪談錄」收在黎海明‧陳安琪編著《形色線:當代香港繪畫》

「問:那你認為繪畫有什麼問題是值得討論的呢?

答:例如為什麼畫畫,或者畫畫有什麼有趣的地方等。但我們太早,包括研究繪畫的人,把繪畫當作美學研究的實踐,用一些嚇人的字眼,將原本一件很好玩、很單純或 很人性的事變成一種學問上的探討,令整件事變得很沉悶。這世界不是這樣運作,繪畫甚至不是一個表達的媒介。繪畫當然可以是用來表達,但人不是為了表達而繪畫。

譬如說話對一個人來說可以是表達自己的想法,但說話不一定是等於兩個人之間的溝通與表達。難道一個人自言自語也算是表達嗎?他不是在對第三者表達任何意思,但他在整理自己的思維,這個不是溝通或對外的溝通,而只是一個整頓的過程。只不過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自言自語去整頓 思維,只有通過語言思考的人才需要透過這種方式去整頓。

一個畫畫的人是不會用文字自言自語,因畫畫本身就是自言自語,只不過工具不是語言,而是形象或顏色等。作為一個不是用文字思考的人,他要重複調整來整頓覆述一次。這過程是不自覺的,不是告訴自己我現在要與自己溝通整頓一 下,所以我要自言自語,不是這樣。整個活動過程被有心研究這情況的人『好心做壞事』,說得本末倒置了,繪畫不是這樣的。

問:繪畫某程度上算是自己跟自己溝通嗎?

答:就連溝通都不是。自己與自己溝通是不用刻意去做的,我不用每分鐘都跟自己溝通,我不需要用顏料與自己溝通。繪畫最重要的必先要由繪畫最大的喜悅開始說起,而不是它的功能。溝通是一種功能,例如我跟你說話,你聽完後大概知道我某一方面的想法,這是一個功能而已,但說話不一定具功能性。」

(「黃仁逵訪談錄」收於黎海明‧陳安琪編著 [2013]《形色線:當代香港繪畫》宏亞出版有限公司。第87頁。)

沒有留言: